重申文本批评 || 孙绍振 陈培浩:主持人语
主持人语
孙绍振 陈培浩
中国古典文论中并无文本严格对应概念,有的是文章、文采、文辞、文气等周边概念。文本概念引入中国以来,被广泛接受和应用,绝非没有道理。文本概念十分清晰地划分出文学作品的语言形态范畴。所有的写作,必然外化并呈现为文本。尚未文本化的,则只是停留于意念或想象态。跟文章、作品等概念相比,文本概念具有更强的客观性。在现代语境中,文章一词具有很强的文类意味,区别于诗、词、小说等文类;而作品概念则带着更鲜明的价值判断,暗示着某种独特性、创造性特征。文本这一概念超然地指向写作的语言织物形态,它已经生成,但又是原初的、混沌的、开放的,等待批评的介入和阐释。
必须意识到,所有的文本都是未完成的。一个文本,即使已被“作者”完成,却仍然是未完成的,仍等待着读者、时代、社会和历史的进一步填充。从文本到作品,从作品到佳作,从佳作到经典,从经典到重新隐匿佚名……文本沉浮于时间河流中的例子比比皆是。
面对文本,批评何为?这是本栏目始终追问的问题。
我们说过,批评不是文本的使用说明书,批评不应该也不可能锁定文本的阐释空间。有一种批评,基于某种永恒的价值立场来阐释文本,不管时势如何变化,它从文本中读到的东西都是恒定的;但有另一种批评,深刻感受到其时代特殊的文化使命和迫切性,对这种批评而言,阐释文本,其实是直面变动的时代,创造新的批评语言,寻找赓续文学性的可能。这里说的,正是陈晓明教授的文学批评。
作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最重要的批评家之一,关于陈晓明教授的学术有几个共识:其一,众体皆备,体大思精,兼涉文学理论、文学史、文学批评实践、文学批评史等多方面,皆有厚重且独具特色之著述;其二,兼具文艺理论家的理论素养、文学史家的宏阔视野和文体家的高妙文辞,遂使其批评兼具理论的深邃、历史的视野和个性之文风;其三,以理论的激情和批评的敏锐,引后学之活水,直面当代先锋小说之创制,为先锋文学提供了先行性、典范性阐释。这些说法都很有道理,但就文学批评尤其是文本批评,我们特别要指出:陈晓明先生的贡献,不在为先锋写作或其他当代作品提供定评,而在通过对当代文本的批评,更新了批评,也延续了文学性的信仰。
很多人因陈晓明擅后学理论尤其是解构主义,便以为他是以新潮理论解构文学,实在大谬不然。陈晓明固然于后学和解构主义了然于胸,但他并非后学的搬运工。后学理论在他的中国当代批评实践中已经中国化;而他援引解构主义所解构的也并非文学,而是过往本质化的文学批评。他深刻意识到,时代在变,文学也在变。文学性已经无法获得整全、自明的存在。文学批评不能假装一切变化并不存在,沿着旧路继续批评无异于掩耳盗铃。所以,对后学理论的激活,对先锋文学的照亮,对陈旧文学和批评方式的解构,其目的都是直面变动的时代,创造新生的批评,守望剩余的文学性。
陈晓明文学批评的启示在于:时代、文本和批评都是开放而变动不居的,于静止中读文本,很可能是刻舟求剑。有活力的批评,读文本,便是读时代;便是读时代的困境和文化的转型,并因应这转型的压力和挑战,去创造,去为未来的时代精神赋形。
本期“重申文本批评”栏目聚焦陈晓明教授的文本批评探索。陈晓明教授和张闻昕博士带来关于文本批评的深度访谈;青年评论家、暨南大学副教授唐诗人和青年评论家、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王路分别带来对陈晓明文本批评的深度研究。探微发幽,异彩纷呈!
+ ✦ +
(作者单位: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)
编辑:张 觅
一审:刘 瑶
二审:佘 晔
三审:曹志辉
推荐阅读
目录
(2019年)
(2020年)
(2021年)
(2022年)
(2023年)
世纪凝眸
起点批评
柳伟平|谭旭东|魏华莹|程光炜|周珉佳|张福贵|郭垚|郜元宝|顾奕俊|何平|吴俊|陈若谷|韩毓海|牛煜|王尧
评论百家
夏可君|罗如春|张光昕|张志忠|喻晓薇|龙慧萍|潘知常|向杰|范藻|蒋述卓|彭如诗|凌逾
新锐批评家
雷鸣|李铮|欧阳澜|汪树东|孙桂荣|张文娟|王泽正|陈培浩|徐勇|王光明
新锐之思
艺林撷英
文艺沙龙
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(CSSCI)
扩展版来源期刊
主管单位 | 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
主办单位 | 湖南省文联文艺创作与研究中心
编辑出版 | 《文艺论坛》编辑部
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| CN 43-1551/I0
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| ISSN 2096-6474
邮发代号| 42-31
【编辑邮箱】
佘 晔丨874009234@qq.com
刘 瑶丨2372951610@qq.com
文艺论坛杂志社
坚守批评精神 营造思想空间
追求湖湘气派 兼容百家风格